共 6 条
孤岛油田馆(1+2)砂层组沉积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被引:15
作者:
王夕宾
钟建华
薛照杰
贾萍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3] 石油大学图书馆 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图书馆山东东营
[4] 山东东营
来源:
关键词:
孤岛油田;
馆(1+2)砂层组;
沉积模式;
曲流河相;
剩余油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3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粒度分析、河流砂体形态、河流曲度等特征,对孤岛油田馆(1+2)砂层组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馆(1+2)砂层组属河流相沉积,对比Miall的16种河流分类方案,其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馆(1+2)油藏主力油层仍是剩余油分布富集区,非主力油层则是剩余油分布高饱和度区;受注水波及程度和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储层内部垂向上形成中上部剩余油富集,而平面上低渗结构单元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剩余油富集。孤岛油田馆(1+2)砂层组曲流河相沉积模式控制了储层砂体的内部结构和宏观非均质性以及注入水的空间运动规律,从而控制了剩余油的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26
+2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