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大鼠“曲池”和“臂臑”穴对“人中”、“禾髎”及“承浆”穴区SP和NPY免疫阳性神经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殷光甫
林传友
曹福元
胡道松
茹立强
关新民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武汉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循经诱导; P物质; 神经肽Y; 穴位; 免疫细胞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4 [外治法(物理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循经诱导“手阳明大肠经”(电针刺激“曲池”、“臂”穴)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对同经线上“禾”穴和“人中”交会穴以及对非同经线上的“承浆”穴区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人中”穴、“禾”穴区,电针刺激可使分布于皮下浅层的细小血管旁、皮脂腺、毛囊旁周以及皮下组织内的游离神经末梢的SP免疫反应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其SP免疫阳性纤维数量(密度)也明显减少(P<0.01)。而电针刺激使肌层内的小血管壁周旁的NPY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NPY免疫阳性纤维数量(密度)也明显增多(P<0.01)。但对“承浆”穴区内的SP和NPY免疫反应活性和阳性纤维数量(密度)均无明显的影响(P>0.05)。提示循经电针诱导可激发同经线上的SP大量释放,抑制NPY释放,这种激发和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循经特征,进一步说明SP和NPY可能是经脉线上传递信息的重要化学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刺激大鼠离断背根神经对所支配皮区浸泡液内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 [J].
刘晓春 ;
施静 ;
李玲俐 ;
欧阳兴飚 ;
关新民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1) :4-6
[2]   内脏躯体长轴突反射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J].
杨省玲,张宗平,牛汉璋 .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 1995, (01) :23-26
[3]   神经肽Y及其作用 [J].
傅小锁 ;
张景艳 .
生理科学进展, 1993, (02) :152-155
[4]   十五年来我国经络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J].
胡翔龙 .
针刺研究, 1987, (03) :165-175
[5]   外周神经末梢相互影响的研究——循经感传外周机制的探讨 [J].
汪桐 ;
王巍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6, (02) :123-1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