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被引:28
作者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石炭纪,扬子板块,华北板块,欧美板块,沉积层序,全球性对比;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7.03.005
中图分类号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石炭纪扬子板块内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及扬子板块与欧美板块之间的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对比研究,编制了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欧美板块石炭纪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在扬子板块内部,上、下扬子区2级沉积层序可以进行对比,但下扬子区海进和海岸上超滞后于上扬子区,由于资料的限制,3级沉积层序的对比还有困难;华北板块Fusulina-Fusulinela带内的一个3级沉积层序和Triticites-Peudoschwagerina带内的四个3级沉积层序,可以和扬子板块同期的3级沉积层序对比;扬子板块和北美中大陆不仅3级沉积层序可以对比,而且在晚石炭世Gzhelian期4级沉积层序也可以进行对比,但由于它们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沉积层序组成内容的不同。上述对比结果被认为是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所形成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证据。并以冰期与非冰期、联合古陆形成前后等方面对相同板块内和不同板块间沉积层序的数量和级别的异同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炭纪冈瓦纳大陆冰川消长是控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沉积层序应具全球同时性和可对比性,但局部沉积条件差异也将影响沉积层序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Glacial -eustatic sea-level curve for Late Pennsylvanian sequence in north-central Texas and 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with cure for mid-continent North America .2 Boardmanll D R. Geology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