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高黏滞血症模型动物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12
作者
徐宗佩
张伯礼
张吉正
李百臣
宫涛
机构
[1] 天津中医学院
[2] 天津中医学院 天津
[3] 天津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高黏滞血症; 动物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 分泌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合因素(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长时间 (112d)造成高黏滞血症慢性模型 ;1次性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造成急性高黏滞血症模型 ,分别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复方丹参滴丸的干预效果。[结果]1)慢性高黏滞血症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内皮素 (ET)浓度非常显著升高 ,而6-酮 -前列腺素F1α(6-酮)浓度非常显著降低 ;2)急性高黏滞血症模型血管内皮分泌功能无显著变化 ;3)长期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调整、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异常状态 ;4)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即时效应不显著。[结论]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调整、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的作用靶点之一 ,但本药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即时效应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药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其相关酶的基因表达研究概况 [J].
宫丽鸿 .
中医药学刊, 2003, (03) :403-405
[2]   神龙降压丸治疗高血压病患者100例 [J].
贾树培 ;
张慧霞 ;
王春花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03) :181-181
[3]   通脉冲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实验研究 [J].
刘健 ;
齐清会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2, (06) :42-45
[4]   养阴益气活血方活性物质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别晓东 ;
万海同 ;
陈悦青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11) :33-35
[5]   中医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影响的机理研究 [J].
谭元生 ;
周德生 .
中医药研究, 2002, (04) :54-55
[6]   四逆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吴伟康 ;
周琳 ;
孙慧兰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8) :610-612
[7]   活血化瘀法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J].
徐灵建 ;
王文云 .
中成药, 2002, (07) :33-35
[8]   脑溢安对脑出血肝阳化风证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J].
谭晓文 ;
黎杏群 ;
程丑夫 ;
陈昌华 ;
李霞玲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2) :65-67
[9]   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J].
王世俊 ;
江凤霞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5) :341-343
[10]   不同治则方药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浆ET、NO水平的影响 [J].
徐敏华 ;
卫洪昌 ;
孙斐 ;
宋和平 ;
朱冬胜 ;
朱晓梅 ;
孙平龙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 (01)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