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的法律化与金融制裁的有效性:解释伊朗核问题的演变

被引:16
作者
熊谦
田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伊朗核问题; 金融制裁; 国际合作; 法律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D99 [国际法]; D815.2 [禁止和销毁核武器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1402 ;
摘要
自2002年伊朗核计划暴露以来,为了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以及随后加入的其他国家对伊朗实施了长达10年的金融制裁。2013年11月,伊朗同相关六国就核问题达成《日内瓦协议》,伊朗终于在核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由于单边金融制裁容易被目标国规避,为了使制裁更好地发挥作用,制裁发起国会主动寻求多边合作。为了达到提高金融制裁效果的目标,制裁发起国会努力提高国际合作的法律化程度,以扩大制裁联盟的范围,提高联盟的紧密度。这一分析框架解释了为何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长达10年之后才实现政治上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30+159 +159-160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乌克兰危机下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战及其影响 [J].
盛海燕 .
西伯利亚研究, 2014, 41 (05) :39-43
[2]   美国与伊朗关系缓和:神话还是现实? [J].
田文林 .
国际研究参考, 2013, (10) :38-44
[3]   国际金融制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J].
黄风 .
比较法研究, 2012, (03) :100-111
[4]   欧美制裁伊朗升级 美伊关系剑拨弩张 [J].
魏雄 .
国际石油经济, 2012, 20(Z1) (Z1) :39-41
[5]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政策的调整 [J].
沈鹏 .
美国研究, 2011, 25 (01) :26-44+3
[6]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发展及走向 [J].
唐志超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02) :47-52
[7]   迈向更为人道和富有成效的制裁?——“聪明制裁”初探 [J].
杨祥银 .
国际论坛, 2002, (02) :14-19
[8]  
反思经济制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霍夫鲍尔 (Hufbauer, 2011
[9]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柳剑平, 2009
[10]  
经济制裁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曙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