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量监测的西藏东南部然乌湖水量平衡季节变化及其补给过程分析

被引:5
作者
崔颖颖 [1 ,2 ,3 ]
朱立平 [1 ,2 ,3 ]
鞠建廷 [1 ]
罗伦 [1 ]
王永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藏东南; 然乌湖; SRM模型; 水量平衡; 季节变化; 冰川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2 [水文观测(测验)];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分布着亚洲大陆最大的湖泊群,其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基于遥感数据的湖泊面积变化不足以反映外流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需借助湖泊水量平衡过程分析来进一步研究各补给要素的变化。本文利用2015年4月-11月然乌湖水文气象监测数据,通过建立流量—水位关系,依据连续的水位数据重建了观测期内然乌湖主要径流的水文过程线,并结合SRM模型分析了然乌湖的水量平衡过程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然乌湖入湖水量约为18.49×10~8m3,其中冰川融水约为10.06×10~8m3,冰川融水占然乌湖补给的54%以上,湖面降水、湖面蒸发对湖泊水量平衡过程影响微弱。流域降水对湖泊的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季受西风南支扰动影响,然乌湖地区降水量大,降水是春季然乌湖的主要补给源。夏季和早秋由于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冰川融水是湖泊补给的主控因素。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冰川融水将会在湖泊补给中占据更大比例,并可能使得流域内的冰湖水量增加,产生潜在灾害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221 / 12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监测的藏东南然乌湖现代过程:湖泊对冰川融水的响应程度 [J].
鞠建廷 ;
朱立平 ;
黄磊 ;
杨瑞敏 ;
马庆峰 ;
胡星 ;
王永杰 ;
甄晓林 .
科学通报, 2015, 60 (01) :16-30
[2]   Lakes' state and abundance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J].
Zhang, Guoqing ;
Yao, Tandong ;
Xie, Hongjie ;
Zhang, Kexiang ;
Zhu, Fujing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 59 (24) :3010-3021
[3]   基于TM影像的西藏当惹雍错湖面积变化及可能成因 [J].
拉巴 ;
边多 ;
陈涛 ;
边巴次仁 ;
德吉央宗 ;
拉巴卓玛 .
气象科技, 2012, 40 (04) :685-688
[4]   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变化的遥感制图 [J].
李均力 ;
盛永伟 ;
骆剑承 ;
沈占峰 .
湖泊科学, 2011, 23 (03) :311-320
[5]   近30年来青藏高原羌塘地区东南部湖泊变化遥感分析 [J].
万玮 ;
肖鹏峰 ;
冯学智 ;
李晖 ;
马荣华 ;
段洪涛 .
湖泊科学, 2010, 22 (06) :874-881
[6]  
Glacial distribution and mass balance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ts influence on lakes[J]. YAO TanDong 1,2,LI ZhiGuo 1,YANG Wei 1,GUO XueJun 1,ZHU LiPing 1,KANG ShiChang 1,2,WU YanHong 3 & YU WuSheng 1 1 Key Laboratory of Tibetan Environment Changes & Land Surface Processes,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3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Earth Sciences,Cent
[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ake area vari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from 1971 to 2004 in the Nam Co bas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ZHU LiPing1, XIE ManPing1,3 & WU YanHong2 1 Key Laboratory of Tibetan Environment Changes &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Earth Sciences, Center for Earth Observation and Digital Ear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3 Graduate Uni
[8]   1975-2008年西藏色林错湖面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边多 ;
边巴次仁 ;
拉巴 ;
王彩云 ;
陈涛 .
地理学报, 2010, 65 (03) :313-319
[9]   塔里木河源流区近50a径流量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J].
傅丽昕 ;
陈亚宁 ;
李卫红 ;
何斌 ;
徐长春 .
中国沙漠, 2010, 30 (01) :204-209
[10]   1980—2005年藏东南然乌湖流域冰川湖泊变化研究 [J].
辛晓冬 ;
姚檀栋 ;
叶庆华 ;
郭柳平 ;
杨威 .
冰川冻土, 2009, (01)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