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反贫困问题探讨

被引:2
作者
余根强
机构
[1]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关键词
反贫困; 大别山区; 扶贫开发;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08.08.053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大别山区反贫困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大别山反贫困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别山区反贫困可通过个性化扶贫开发策略、多元化扶贫开发模式和区域扶贫开发合作机制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宁夏南部山区反贫困的实践与启示 [J].
陈志新 ;
杨巧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1) :3394-3396+3439
[2]   大别山区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J].
鲁大立 .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03) :127-129+131
[3]   大别山区贫困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J].
张西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3517-3518
[4]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回顾与展望 [J].
何方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6) :6-9
[5]   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思考 [J].
刘冬梅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5) :56-59
[6]   中国反贫困战略面临的困惑及调整思路 [J].
杨军 .
甘肃理论学刊, 2001, (01) :50-53
[7]   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特性及扶贫思路分析 [J].
谢涛 .
新时代论坛, 1997, (03)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