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90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机构:
[1] 天津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早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天津
[3] 兰州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和管理;
土壤质量性状;
科尔沁沙地;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371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开垦后,在14年不同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农林(林草)复合利用模式在土壤粒级组成、子L隙分布、持水性能、有机质和N、P养分、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质量性状特征,有机无机配施、精细管理的灌溉农田次之,而粗放管理的旱作农田,土壤质量性状严重恶化,逐步向流沙方向演变.与科尔沁原生景观草地土壤相比,管理良好的利用系统,土壤物理性状、P含量和一些酶活性指标提高,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低,表明已退化生态系统C、N库的恢复和重建需要较长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显著影响土壤质量变化的程度和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农田实行精细管理,旱作农田退耕还草还林是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区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根本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681 / 16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J]. 土壤学报, 2002, (01) : 91 - 9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曲秋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2]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J]. 土壤学报, 2001, (03) : 285 - 294吴蔚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南京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张桃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南京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高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南京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孙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南京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彭补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南京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赵其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南京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 [3]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1, (04) : 447 - 455郭旭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河北省遵化县为例[J]. 生态学报, 2001, (06) : 926 - 93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旭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风沙土的土壤酶活性研究[J]. 中国沙漠, 2000, (03) : 62 - 66顾峰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文启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潘伯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干旱区土壤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英文)[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 367 - 37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濮励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
- [7] 半干旱农牧交错带栗钙土的发生与演变[J]. 土壤学报, 2000, (02) : 174 - 181刘良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南京周健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南京刘多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南京ИBaHOB И B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南京ДeMКИH B A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南京ПPиXOДbKO B 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南京
- [8] 持续农业中的土壤生物指标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 71 - 78任天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 [9] 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和重建措施的植物多样性与地力差异研究[J]. 生态学报, 1999, (04) : 490 - 494杨玉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林学院!福建南平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邱仁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林学院!福建南平罗学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林学院!福建南平
- [10]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粘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Ⅱ.化学和生物学肥力的演化[J]. 土壤学报, 1999, (02) : 203 - 21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