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窝铺遗址2009年度植物浮选结果分析

被引:17
作者
孙永刚 [1 ,2 ]
曹建恩
井中伟
赵志军
机构
[1]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2]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关键词
魏家窝铺遗址; 浮选; 植物遗存; 红山文化;
D O I
10.16422/j.cnki.1001-0483.2012.01.020
中图分类号
K871.13 [新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9年,在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采用针对性采样法进行了植物浮选工作,获得了炭化木、植物种子等炭化植物遗存。该遗址浮选样品中炭化木屑的平均含量仅为0.75克/10升,粟、黍等植物种子共41粒。通过实验室数据分析,该遗址先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应该是渔猎生产方式,而农业经济并不占主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区域性生态环境考察与思考 [J].
孙永刚 ;
赵志军 .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8, (02) :17-23
[2]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 [J].
刘国祥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 (01) :113-122
[3]  
探寻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新线索.[N].赵志军;.中国文物报.2004,
[4]  
植物考古学.[M].赵志军; 著.科学出版社.2010,
[5]  
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赵宾福[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