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的物权属性解读——与孟勤国教授商榷

被引:10
作者
郑冠宇
赵守江
机构
[1] 烟台大学
关键词
物权法; 体系结构; 担保物权; 权利属性; 直接支配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判断担保物权属不属于物权,关键在于考察担保物权人能否对物进行直接支配。从国外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动向和我国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来看,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支配范围、支配能力有逐渐扩张的趋势,特定情况下会对抵押物的实体进行全面的、事实上的控制和支配。就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价值的法律上的支配而言,在抵押权实现之前,即使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抵押权人仍然没有丧失对抵押物价值的直接支配,而在抵押权的实现过程中,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价值的直接支配性表现得更为明显。担保物权具备了物权的核心法律特征,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无不妥之处。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现代物权思维与古老物权思维的碰撞 [J].
孟勤国 .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10) :137-140
[2]   东施效颦——评《物权法》的担保物权 [J].
孟勤国 .
法学评论, 2007, (03) :158-160
[3]   抵押权立法三题 [J].
房绍坤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2) :11-14+72
[4]   论担保权的性质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J].
孟勤国 ;
冯桂 .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5) :131-133+146
[5]   中国物权法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 [J].
冯桂 ;
蒙晓阳 ;
张海龙 .
法学评论, 2004, (05) :153-158
[6]   物权立法若干问题新思考 [J].
王利明 .
法学, 2004, (07) :78-89
[7]  
日本担保物权法修改之初步研究[J]. 张巍.北大法律评论. 2003(00)
[8]   抵押权探微 [J].
崔建远 .
法学, 2004, (04) :75-80
[9]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J].
周革平 .
金融与经济, 2004, (01) :14-16
[10]   关于我国物权法体系结构的思考 [J].
李开国 .
现代法学, 2002, (04)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