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效益计量

被引:2
作者
潘磊 [1 ]
史玉虎 [1 ]
熊艳平 [2 ]
王佐庆 [3 ]
向祖德 [3 ]
马德举 [3 ]
机构
[1]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湖北省林业局
[3] 湖北省秭归县林业局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水源涵养效益; 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林地是森林水源涵养效益的主体,通过对秭归县10种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和林地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3%20·2%,除柏木林外,非毛管孔隙度增加6·8%494·2%;(2)退耕还林后土壤饱和蓄水量增加5·7%118·8%,非毛管蓄水量为坡耕地的2·58~19·13倍;(3)秭归县退耕还林森林土壤的蓄水量为171·6万m3/a,是相似立地条件下农耕地的3·21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 [J].
朱继鹏 ;
高甲荣 ;
胡封兵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3) :47-50
[2]   沙质海岸5种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状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贵霞 ;
李传荣 ;
许景伟 ;
齐清 ;
王月海 ;
王卫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142-146
[3]   安徽大别山库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勤 ;
张宗应 ;
徐小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9-62
[4]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 [J].
高甲荣 ;
尹婧 ;
牛健植 ;
张东升 ;
程根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75-79
[5]   中国林地枯落物持水保土作用研究概况 [J].
王佑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108-113
[6]  
李世东著.中国退耕还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