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防治的生态保护对策

被引:8
作者
姜德文
机构
[1]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城市水土保持; 景观水文; 雨洪管理; 城市内涝;
D O I
10.14085/j.fjyl.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内涝灾害频发并呈现加剧趋势。作者认为地面大量硬化、城市河湖水系被占压、施工场地裸露、城市生态功能减退等是重要的内在原因。预防和遏制城市内涝应采取综合措施,应修正城市发展规划与布局,制定预防内涝的工程建设标准,采取生态透水地面、渗水式排水沟,保护和修复城市河湖水系调蓄雨洪,建设下凹式绿地,减少施工场地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中心城区“7·21”降雨径流分析 [J].
白国营 ;
杜龙刚 ;
臧敏 ;
赵洪岩 ;
钟一丹 ;
梁灵君 ;
王美荣 .
北京水务, 2012, (05) :3-7
[2]   低洼绿地对降低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的效果分析 [J].
蔡剑波 ;
林宁 ;
杜小松 ;
冯云刚 .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 (06) :119-122+318
[3]   城市地面硬化弊端及其解决途径 [J].
江昼 .
城市问题, 2010, (11) :48-51
[4]   关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J].
张悦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6) :41-42+47
[5]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J].
柳笛 .
科技创业月刊, 2009, 22 (01) :66-67+71
[6]   武汉南湖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湖泊形态变化分形分析 [J].
曾忠平 ;
裴韬 ;
彭兰霞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61-1067
[7]   生物砖排水沟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中的应用附视频 [J].
张继红 ;
孙发政 ;
何伟 ;
赖涛 ;
党晨席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6) :39-41+60
[8]   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及研究方法 [J].
邹容 ;
周卫军 ;
李轩宇 ;
赵宏英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 (03)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