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精神脱贫问题

被引:15
作者
余德华
黄镇根
机构
[1]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
[2]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 浙江丽水
[3] 浙江丽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精神贫困; 文化建设;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03.06.024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 ,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知识水平及能力 ,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至影响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 ,是一个意旨人的追求、信念的价值理性范畴。精神贫困现象普遍存在于广大欠发达地区的人群中 ,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文化教育的贫困和发展能力的缺乏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观念的陈旧落后导致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传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影响贫困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因此 ,通过文化建设 ,消除精神贫困 ,是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首先给予重视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精神贫困对欠发达地区脱贫的影响 [J].
余德华 .
贵州社会科学, 2003, (01) :42-44
[2]   论精神贫困 [J].
余德华 .
哲学研究, 2002, (12) :15-20
[3]   消除贫困要注重“人的发展” [J].
吴碧英 .
经济纵横, 2000, (08) :4-6
[4]   世界教育的认同 [J].
陈运贵 .
未来与发展, 1990, (04) :35-38+34
[5]  
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M].戴庆中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6]  
农村社会学.[M].李守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M].周毅著;.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
[8]  
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