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方法控制地面沉降”的质疑

被引:5
作者
牛修俊
应耀明
白晋
马锋
机构
[1]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层次; 地面沉降; 开采同量地下水; 地下水位稳定; 地下水开采资源组成; 固结状态;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5.04.017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我国已有90余个城市和地区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长江、黄河、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松辽平原及沿海许多地区,地面沉降正在发生和发展之中,尤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及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平原,成为我国两片最大的沉降地区。地面沉降对这些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几十年来,这些地区一直将“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作为控制地面沉降措施之一。该文章认为“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并非一种理想的控沉措施,不仅值得商榷,甚至为应该被否定的控沉措施。依据:①一般情况下,随深度增加,地层的压缩性会渐下;但是开采同量的地下水,其水位下降的速率及幅度深部含水组比浅部含水组要大的多,两者引起的沉降量不会有明显的差别;②从地下水开采资源组成与地面沉降关系分析,含水层深度越深,其中的压密释水量所占的比例也越大,造成的地面沉降也越严重;③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固结状态,随深度的增加,也不完全是越来越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天津平原地面沉降条件下的深层地下水资源组成 [J].
王家兵 ;
李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5) :35-37+20
[2]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M].张宗祜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