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被引:17
作者
张智勇
梅建明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2.11.004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 ,致使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 ,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在消化大量低素质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局限 ,结合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以及加入 WTO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进一步向劳动密集型倾斜的可能倾向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除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途径。提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政府支持 ;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就业率影响分析 [J].
刘伟德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41-44
[2]   西部大开发初期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J].
史耀疆 .
理论与改革, 2001, (02) :78-80
[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J].
张贵宏 .
农业经济 , 2000, (08) :19-20
[5]   青海海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J].
高晓红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47-50
[6]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 [J].
夏杰长 .
中国工业经济, 2000, (01) :36-40
[7]   中国就业压力的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J].
谭友林 .
人口研究, 1999, (06)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