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普鲁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7
作者
王炬川
韩芳林
崔建堂
张俊良
机构
[1] 陕西省地质勘查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2] 长安大学
关键词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岩带; 系列; 探讨成因; 形成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昆仑山北缘于田地区发育有大量的早古生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2个岩浆岩带,进一步细分为4个岩石系列。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南带石英闪长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是俯冲作用的产物,其中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是碰撞造山作用中壳幔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北带正长花岗岩系列和英云闪长岩系列的岩浆则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体制。整个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发展演化过程,直接、客观地反映了北昆仑和南昆仑板块的运动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8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北秦岭老君山、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及其意义 [J].
王晓霞 ;
王涛 ;
卢欣祥 ;
肖庆辉 .
地质通报, 2002, (Z2) :523-529
[2]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韩芳林 ;
崔建堂 ;
计文化 ;
李海平 ;
郝俊武 .
地质通报, 2002, (Z2) :573-578
[3]   花岗岩研究与大陆动力学 [J].
王涛 .
地学前缘, 2000, (S2) :137-146
[4]  
成因矿物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薛君治等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