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实现潜力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延军 [1 ]
李淑杰 [1 ]
程辉 [2 ]
李月芬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系
[2] 吉林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潜力; 层次分析法; 伊通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302 ;
摘要
为了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顺利进行,以伊通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研究对象,围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从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选取14个影响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指标的权重,得出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系数。运用评价系数计算出农村居民点可实现潜力。结果表明:(1)截止2015年,伊通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实现潜力为3031.10 hm2,整理后可新增耕地系数25.02%;(2)各乡镇评价系数介于0.19~0.61之间,营城子镇评价系数最大,为0.61,新兴乡最小,为0.19;(3)在整理时序上,将可实现潜力与新增耕地系数综合考虑,应优先重点安排潜力大,新增耕地系数大的乡镇。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J].
李鑫 ;
甘志伍 ;
欧名豪 ;
黄琪 ;
丑建立 .
地理科学, 2013, 33 (02) :150-156
[2]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发展研究——唐山、秦皇岛乡村个案分析 [J].
甄峰 ;
赵勇 ;
郑俊 ;
赵国栋 .
地理科学, 2008, (04) :464-470
[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陈军伟 ;
段增强 ;
苏子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81-87
[4]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研究——以福清市为例 [J].
黄艳平 ;
伍世代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01) :60-67
[5]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J].
林坚 ;
李尧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1) :58-65
[6]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J].
张正峰 ;
赵伟 .
经济地理, 2007, (01) :137-140
[7]   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J].
宋伟 ;
张凤荣 ;
孔祥斌 ;
姜广辉 ;
陈曦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888-899
[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递阶模糊评价模型 [J].
林爱文 ;
庞艳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7) :624-627
[9]   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 [J].
马锐 ;
韩武波 ;
吕春娟 ;
白中科 ;
陈建设 ;
丁学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192-194
[10]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 [J].
张占录 ;
杨庆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