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
被引:61
作者
:
刘沛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衡阳师专地理系
刘沛林
机构
:
[1]
湖南衡阳师专地理系
来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年
/ 01期
关键词
:
古村落,保护制度,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K928.5 [城市、村落];
学科分类号
:
083304 ;
摘要
:
在世界幸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当代中国古村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享有“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等美誉。然而,中国古村落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选择和确认一批具有代表价值的古村落,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形式予以及时抢救和重点保护,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本文全面论述了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构想,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确认条件、保护内容、原则、方式、措施及开发方向等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古村落文化与景观的有效保护,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1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996年华东六省一市钱币学会工作交流会纪要[A]. 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6
[2]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路秉杰译, 1991
[3]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候仁之 著, 1979
←
1
→
共 3 条
[1]
1996年华东六省一市钱币学会工作交流会纪要[A]. 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6
[2]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路秉杰译, 1991
[3]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候仁之 著,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