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樨状黄芪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根发,李凤霞,安利佳,罗希明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单细胞,草木樨状黄芪,悬浮细胞,植株再生,植物血球凝集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751.9 [豆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草木樨状黄芪的子叶和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选取结构松脆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用液体培养基S_(12)进行悬浮培养建立了悬浮细胞系。取换液3天左右生长旺盛的悬浮系材料分离单细胞,用基本培养基S_(12)与不同浓度的植物血球凝集素组成的系列培养基MC_1-MC_6进行液体浅层静置暗培养;形成小愈伤组织后,经M_3(MS+2,4-D2mg/L,NAA0.2mg/L,KT1mg/L)培养基增殖,MR_2培养基诱导分化出苗,再经RI(1/2MS+IBA0.8-1.5mg/L)培养基诱导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研究表明适量的植物血球凝集素对草木樨状黄芪的单细胞培养是有益的。本文还对影响悬浮系细胞和单细胞培养的其他一些因素也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草木樨状黄芪和光棘豆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J].
张根发 ;
罗希明 ;
李凤霞 ;
安利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1) :47-50
[2]   草木樨状黄芪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J].
田永军 ;
奚惕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44-44
[3]   通过氮源比较试验建立一种较好的水稻花药培养基 [J].
朱至清 ;
王敬驹 ;
孙敬三 ;
徐振 ;
朱之垠 ;
尹先初 ;
毕凤云 .
中国科学, 1975, (05) :48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