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效应——基于CFPS的微观证据

被引:8
作者
秦昌才
机构
[1] 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农保; 子女养老; 土地养老; 倍差法; 分位数回归;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9.06.009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和2014两期面板数据,分析了新农保政策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效果。基于内生性考虑的倍差法研究发现,参加新农保使得农村家庭的土地流转收入显著增加,来自子女的转移性收入显著减少;基于政策异质性考虑的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发现,转移性收入越低的家庭,参保对子女养老的替代效应就越小,且参保缩小了家庭间在转移性收入方面的差距;新农保对土地养老的替代效应在低收入家庭中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192 +1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路径 [J].
张岭泉 ;
陈熹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2 (06) :147-153
[3]   养老保险、孝养伦理与家庭福利代际帕累托改进 [J].
张苏 ;
王婕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147-162
[4]   谁从“家庭捆绑”式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获益?——来自CHARLS数据的经验分析 [J].
宁满秀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7) :31-45+96
[5]   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 [J].
陈林 ;
伍海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7) :133-148
[6]   保障功能替代与农民对农地转出的响应 [J].
聂建亮 ;
钟涨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1) :103-111
[7]   “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 [J].
张川川 ;
陈斌开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102-115
[8]   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家庭养老替代机制的分析 [J].
田北海 ;
王彩云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4) :2-17+95
[9]   “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 [J].
陈华帅 ;
曾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8) :55-67+160
[10]   “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 [J].
程令国 ;
张晔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13, 48 (08) :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