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被引:40
作者
李曰俊 [1 ]
吴根耀 [1 ]
孟庆龙 [1 ]
师骏 [2 ]
冯晓军 [3 ]
郑民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中心
关键词
玛东断裂带; 巴东断裂; 早加里东期冲断; 海西期正断; “盆”“山”耦合; 古生代; 塔里木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及其与塔中地区的对比,本文探讨了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玛东断裂带是一条宽阔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前展式向东南扩展,冲断作用发生在奥陶纪末。巴东断裂(吐土休克Ⅱ号断裂)为北西向基底卷入型冲断带,奥陶纪末和中二叠世末发生冲断。巴西断裂和塔参2井南断裂是海西期的正断层。塔里木古板块古生代的发育受邻侧的造山带演化制约,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奥陶纪末的冲断是继承基底构造发育的。塔中地区的近北西向断裂是晚寒武世的新生断裂,加里东运动可分为两幕:奥陶纪末的冲断(艾比湖运动)和晚志留-中泥盆世的冲断—走滑,后者向西明显减弱。塔里木西部的部分北西向断裂(如康西断裂)可归入塔中北西向断裂系。北东向的玛东断裂带是其西的向北(东)冲断的吐木休克断裂带与其东的向南偏东冲断的塔中8-1井—塔中5井断裂带之间的调节断层。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4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主要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远景 [J].
朱德丰 ;
刘和甫 ;
萧德铭 ;
蔡希源 ;
郭占谦 .
地质科学, 2008, (03) :473-487
[2]   新疆库车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特征、时代和机制 [J].
李曰俊 ;
吴根耀 ;
雷刚林 ;
张敬洲 ;
王月然 ;
刘亚雷 .
地质科学, 2008, (03) :488-506
[3]   塔里木盆地西部巴什托普断裂的主要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孟庆龙 ;
李曰俊 ;
敬兵 ;
师骏 ;
冯晓军 .
地质科学, 2008, (03) :569-575
[4]   塔里木盆地西部吐木休克断裂带的主要特征和构造演化附视频 [J].
朱德丰 ;
刘和甫 ;
吴根耀 .
地质科学, 2008, (02) :209-227
[5]   塔里木盆地西部色力布亚断裂和康西断裂的主要特征及活动时代附视频 [J].
孟庆龙 ;
李曰俊 ;
师骏 ;
敬兵 ;
冯晓军 ;
赵岩 .
地质科学, 2008, (02) :282-293
[6]   塔里木盆地中央地区的断裂系统: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背景 [J].
李曰俊 ;
吴根耀 ;
孟庆龙 ;
杨海军 ;
韩剑发 ;
李新生 ;
董立胜 .
地质科学, 2008, (01) :82-118
[7]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演化 [J].
李坤 ;
赵锡奎 ;
张小兵 ;
叶斌 .
地质科学, 2007, (04) :766-778
[8]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新生代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 [J].
苗继军 ;
贾承造 ;
侯向辉 ;
王招明 ;
邹才能 ;
汤良杰 ;
宋玉斌 .
地质科学, 2007, (04) :740-752
[9]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断裂系统与复式油气聚集 [J].
杨海军 ;
郝芳 ;
韩剑发 ;
蔡忠贤 ;
顾乔元 .
地质科学, 2007, (04) :795-811
[10]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构造带断裂构造分析 [J].
杨海军 ;
李曰俊 ;
冯晓军 ;
郑民 ;
张春莲 ;
赵岩 .
地质科学, 2007, (03) :50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