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缺式模式到定制式模式: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战略转型

被引:12
作者
翁士洪
机构
[1]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公共服务供给; 非营利组织; 补缺式模式; 定制式模式; 合作治理;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7.05.02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定位与公共事务治理之道。补缺式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基本形态,有效地填补了政府的缺位,为民众适时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在政府逐渐履行其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后,非营利组织在这些领域的角色越来越弱化,需要有一个角色的战略性转型和功能的全新提升,相应的,中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渐从补缺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走向定制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革新方向,其目标就是建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战略性合作联盟这一理想模式。这种战略性联盟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新体制,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升合作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以及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方式提升政府回应性水平,进而形成一种战略性联盟,并在此基础上,以深化流程再造方式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服务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策略性收放:中国社会组织监管机制的新阐释 [J].
杨志云 .
行政管理改革, 2016, (08) :60-65
[2]   嵌入与自治:社会治理中的政社关系再平衡 [J].
汪锦军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2) :70-76
[3]   控制与赋权:中国政府的社会组织发展策略 [J].
敬乂嘉 .
学海, 2016, (01) :22-33
[5]   合作治理:历史与现实的路径 [J].
敬乂嘉 .
南京社会科学, 2015, (05) :1-9
[6]   纵向横向网络中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基于行业协会行为策略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J].
汪锦军 ;
张长东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5) :88-108+190
[7]   财政分配关系中的地方政府非规范性竞争行为分析 [J].
杨俊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1) :46-54
[8]   社会服务中的公共非营利合作关系研究——一个基于地方改革实践的分析 [J].
敬乂嘉 .
公共行政评论, 2011, 4 (05) :5-25+177
[10]   美国非营利组织运作和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民政部赴美国代表团学习考察报告 [J].
王劲颖 ;
沈东亮 ;
屈涛 ;
刘忠祥 .
社团管理研究, 2011, (03)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