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合作社的技术获取模式——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罗建利 [1 ,2 ,3 ]
郭红东 [3 ]
贾甫 [2 ]
胡振华 [1 ]
机构
[1] 温州大学商学院
[2] 埃克赛特大学商学院
[3]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获取模式; 影响因素; 实现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科技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其中技术获取是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针对当前农业技术获取障碍问题,本文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探讨了合作社技术获取的主要模式、影响因素和实现机制。课题组以35个科技型合作社为例,借助扎根理论,采用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分别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合作社技术获取的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案例合作社的具体分析,探讨合作社实施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技术引进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合作社与传统企业在技术获取模式方面的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 [J].
徐旭初 ;
吴彬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5) :43-55
[2]   以合作社为载体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J].
李中华 ;
高强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1 (04) :12-16
[3]   合作社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J].
罗建利 ;
仲伟俊 .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10) :125-129
[4]   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小企业成长 [J].
王庆喜 ;
宝贡敏 .
管理工程学报, 2007, (04) :57-61
[5]   我国IT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获取模式研究 [J].
彭新敏 ;
吴晓波 ;
卫冬苇 .
科学学研究, 2007, (05) :927-934
[6]   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 [J].
黄祖辉 ;
徐旭初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01) :60-66
[7]   企业技术获取的方式及选择依据 [J].
崔雪松 ;
王玲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5) :141-144
[8]   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公共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J].
国鲁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24-31+45
[9]   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农民专业协会分析 [J].
国鲁来 .
古今农业, 2003, (02) :10-20
[1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 [J].
黄祖辉 ;
徐旭初 ;
冯冠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3)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