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边界层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35
作者
宗雪梅
王庚辰
陈洪滨
王普才
宣越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臭氧; 探空; 大气边界层; 变化特征;
D O I
10.13227/j.hjkx.2007.11.024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1-032006-10的大气臭氧探空资料,分析了近6 a北京边界层(2 km以下)大气臭氧浓度的平均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界层大气臭氧浓度的月变化很明显,1月臭氧浓度最小,地面臭氧浓度不到10×10-9(体积分数,下同),上层(即2 km)臭氧浓度也不到50×10-9.而6月臭氧浓度最大,地面达到85×10-9,上层大于90×10-9.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从臭氧浓度值来看,冬季最小,夏季最大.从地面到上层的臭氧浓度的变化幅度来看,冬季变化最大,夏季变化最小.根据廓线变化方式,臭氧浓度廓线可分为3种类型,冬季型、夏季型、春秋季型.不同高度臭氧月平均浓度也明显不同.分析地面及上层臭氧浓度与气象因子如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关系,发现地面臭氧浓度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85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615 / 26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夏季城市大气O3浓度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 [J].
单文坡 ;
殷永泉 ;
杜世勇 ;
闫怀忠 ;
吕波 ;
侯鲁健 .
环境科学, 2006, (07) :1276-1281
[2]   北京夏季近地层臭氧垂直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观测研究 [J].
任丽红 ;
胡非 ;
周德刚 ;
王玮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4) :429-435
[3]   GPSO3和Vaisala臭氧探空仪平行施放比对结果的初步分析 [J].
王庚辰 ;
孔琴心 ;
宣越健 ;
万小伟 ;
陈洪滨 ;
马舒庆 ;
赵琼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6) :672-680
[4]   国产GPSO与芬兰Vaisala臭氧探空仪的比对试验 [J].
宣越健 ;
马舒庆 ;
陈洪滨 ;
王庚辰 ;
孔琴心 ;
赵琼 ;
万小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3) :394-399
[5]   大气化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J].
王明星 ;
杨昕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6) :3-9
[6]   中国北京和昆明地区大气臭氧层的异常变化 [J].
魏鼎文 ;
赵延亮 ;
秦芳 ;
郭世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16) :1509-1511
[7]   A study of ozone variation trend within area of affecting human health in Hong Kong [J].
Wang, XK ;
Lu, WZ ;
Wang, WJ ;
Leung, AYT .
CHEMOSPHERE, 2003, 52 (09) :1405-1410
[8]  
Relationships of ozone exposure to pine injury in the Sierra Nevada and San Bernardino Mountains of California, USA[J] . Michael J Arbaugh,Paul R Miller,John J Carroll,Brent Takemoto,Trent Procter.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1998 (2)
[9]  
An estimate of regional and global O 3 damage from precursor NO x and VOC emissions[J] . A. Rabl.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1998 (8)
[10]  
The international ozone assessment-1994 .2 Bojkov R D. Bulletin of WMO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