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例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玉琦 [1 ]
袁国桢 [1 ]
李桂林 [1 ]
姚建军 [1 ]
程灶火 [1 ]
储兴 [1 ]
刘朝军 [2 ]
刘庆海 [2 ]
王爱荣 [2 ]
史桂芝 [3 ]
王宝恒 [3 ]
成义仁 [2 ]
张明廉 [1 ]
李克 [3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2] 山东省安康医院精神科
[3] 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遗传学教研室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未遂; 色氨酸羟化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环境危险因素、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无关联。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215例自杀未遂者(男性92例、女性123例)与相应对照(与病例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以内、同地区)进行TPH2 rs7305115基因型测定、自杀行为干预研究量表调查环境因素与抑郁症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TPH2 rs7305115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有自杀家族史,均为抑郁症自杀未遂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68(95%CI:5.79-13.74)、6.64(95%CI:2.48-11.04)、2.98(95%CI:1.17-5.04); TPH2 rs7305115 A/A为抑郁症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0.33(95%CI:0.22-0.99)。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是抑郁症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TPH2 rs7305115 A/A可能是抑郁症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柳群方 ;
张玉琦 ;
李桂林 ;
王爱荣 ;
刘庆海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18) :3456-3457
[2]   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相关问题 [J].
陈进 ;
张小红 ;
翟书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0) :717-718+692
[3]   自杀原因的研究现状 [J].
翟书涛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2, (02) :4-7
[4]   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J].
王东波 ;
赖根祥 ;
夏朝云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2, (02) :88-89
[5]   自杀的遗传学研究 [J].
曹莉萍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1, (01) :20-23
[6]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
[7]  
现代临床遗传学[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文虎等主编, 1996
[8]  
Serotonin and suicidal behavior. Mann JJ,Arango V,Underwood MD.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