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思考

被引:14
作者
李小建 [1 ,2 ]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地理学; 国家需求; 政治制度; 区域协调;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5.001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研究思维方式和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不同,有些国家可以形成富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反映发展中大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特殊事实并给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解释,基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吸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重要影响,可构成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构建的三个重要基点。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中重视学科的地理学属性,重视国家需求导向,重视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重视人地和谐。对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凝聚理论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正视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负作用.[N].潘家铮;.光明日报.2002,
  • [2]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探索.[M].李小建.科学出版社.2015,
  • [3]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魏后凯; 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 [4] 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M].(美) 格申克龙 (Gerschenkron;A.) ; 著.商务印书馆.2011,
  • [5] 创新的空间.[M].王缉慈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6] 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M].吴传钧著;.学苑出版社.1998,
  • [7] 中国人:社会与人生.[M].梁漱溟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
  • [8] 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美)列维著;吴荫译;.知识出版社.1990,
  • [9] 地理学思想史.[M].[美]普雷斯顿·詹姆斯 编著;李旭旦 译.商务印书馆.1982,
  • [10]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rural industrial clustering: The case of steel measuring tape produc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Li, Xiaojian
    Li, Erling
    [J]. CHINA REVIEW-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2007, 7 (01): : 27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