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骗方式获取自白证据之证据能力问题研究

被引:1
作者
刘国庆
机构
[1]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欺骗; 证据能力; 比例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欺骗,作为一种必要的恶,侦讯人员在实务中经常作为侦讯策略而运用,但应注意对其予以适当的限制,否则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美国对于欺骗之术的使用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我国立法中应明确侦讯中采取欺骗手段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但应对其运用进行适度的限制,从而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取得利益的均衡,同时侦讯实务中欺骗方式的运用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必须符合比例原则,其二,欺骗手段的实施不得具有诱发被追诉者虚假陈述的危险;其三,欺骗方式的实施不得使社会民众的良知感到愤慨。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陈新民著, 2001
[2]  
Frazier v. Cupp. 394 U.S. 731 . 1969
[3]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4]  
Miller v.United States. 357U.S.301 . 1958
[5]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Yale Kamisar,Wayne R LaFave,Jerold H Israel. . 1990
[6]  
Ol mstead v.United States. 277U.S.438 .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