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涵义和经典化问题

被引:8
作者
颜敏
机构
关键词
经典化; 佛克马; 布思; 文学批评; 文化主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经典; 文学史家; 作家作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6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正> 一、确立现代文学经典的文化语境建国后最具文化意义的现代文学经典危机,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确切地说其标识就是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尽管这之前红色经典与样板戏经典从苦心经营的建构到逐渐被冷落甚至速朽,也曾潮起潮落,但它们的沉浮与政治气候的变换直接关联。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意味着"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意味着把文学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完整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①这种自觉的文学史意识,实质上强调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离谱的“百年经典” [J].
昭然 .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8, (01) :32-36
[2]  
百年中国文学经典.[M].谢冕;钱理群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  
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荷)D.佛克马(DouweFokkema);(荷)E.蚁布思(ElrudIbsch)讲演;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论传统.[M].[美]希尔斯 著;傅铿;吕乐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M].黄子平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