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含量变化的太阳周期活动信号分析

被引:4
作者
黄富祥
刘年庆
赵明现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对流层臭氧; TOR对流层臭氧数据库; 太阳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33 [臭氧层];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79-1992年卫星TOR对流层臭氧数据库资料,以及同期太阳辐照度数据序列,考察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含量变化与太阳辐射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分布表现出与太阳辐照度相同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太阳周期变化特征.逐月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太阳辐照度增加导致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增加的正效应.在太阳周期内,太阳辐射增加可使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平流层臭氧和臭氧总量分别增加1.31、4.97、6.628DU,或4.07%、2.04%、2.28%.该特征与赤道太平洋地区完全相反,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至少应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背景大气NOx和水汽含量的差异;二是青藏高原频繁发生的平流层一对流层大气物质交换和输送.
引用
收藏
页码:2201 / 2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对流层-平流层之间过渡层中臭氧含量及其加热率的变化研究 [J].
王卫国 ;
袁敏 ;
王颢樾 ;
孙绩华 ;
谢应齐 ;
樊雯璇 ;
陈新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309-1320
[2]   中国南部对流层中上层臭氧增加的气象场判识及臭氧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J].
郑永光 ;
陈炯 ;
陈尊裕 ;
陈鲁言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3) :668-681
[3]   云顶以下臭氧对TOMS反演臭氧总量的影响及反演方法的理论研究 [J].
江芳 ;
王英鉴 ;
刘振兴 ;
王咏梅 ;
张晓庆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364-369
[4]   平流层臭氧对人类活动排放氯化物及氮氧化物的非线性响应 [J].
王革丽 ;
杨培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51-57
[5]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资源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J].
梁宏 ;
刘晶淼 ;
李世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26-534+677
[6]  
Ozone mini-hole occurr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December 2003[J]. BIAN Jianchun1, WANG Gengchen1, CHEN Hongbin1 QI Donglin2, Lü Daren1 & ZHOU Xiuji31. LAGEO,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2. Qing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 Xining 810001, China;3.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07)
[7]   青藏高原上空氮氧化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臭氧的关系 [J].
李庆 ;
陈月娟 ;
施春华 ;
周任君 .
高原气象, 2005, (06) :935-940
[8]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的研究 [J].
周秀骥 ;
李维亮 ;
陈隆勋 ;
刘煜 .
气象学报, 2004, (05) :513-527
[9]   东南亚地区生物体燃烧影响华南地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的个例分析 [J].
郑永光 ;
朱佩君 ;
陈尊裕 ;
陈鲁言 ;
崔宏 ;
郑向东 ;
赵琼 ;
秦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768-776
[10]   闪电产生氮氧化物(LNOX)全球特征计算 [J].
孙安平 ;
杜健 ;
张义军 ;
言穆弘 .
高原气象, 2004, (04) :48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