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井网的布设与观测井建设

被引:18
作者
车用太
鱼金子
刘五洲
易立新
徐峰
李介成
孙天林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四川省地震局
[3]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北京
[4] 北京
[5] 成都
关键词
井网; 地下水动态; 三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介绍了我国第 1个以监测水库诱发地震的地下水前兆为目标的三峡井网布设与观测井建设的科学思路及其实施结果。由于水库蓄水引发一定震级的诱发地震时 ,会引起含水层应力应变状态及与其相关的孔隙压力变化 ,并导致观测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为此利用震级 (MS)、孕震断层长度(L)与应力应变场变化范围 (R)的关系确定了井数与井间距 ;井位的选择 ,主要依据了地下水动态为映震灵敏条件的科学认识 ,选择了断裂带及其应力易集中的端点、拐点与交点等特殊构造部位 ;井深与井孔结构的确定 ,遵循了在有限投资的前提下 ,尽可能揭露封闭性好的承压含水层 (带 )和尽可能减少地表水文气象因素干扰的原则。按照上述思想与原理 ,在坝区和库首区各布设了 4口井 ,井深为10 0~ 2 0 0m ,均揭露出封闭性较好的承压含水层 (带 )。初步观测结果表明 ,三峡井网的布设与观测井的建设较为成功 ,为诱发地震前兆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三峡工程周边地区的采矿诱发地震 [J].
胡毓良 ;
杨清源 ;
陈献程 .
地震地质, 1998, (04) :62-73
[2]   长江三峡及邻近区地震活动性研究 [J].
严尊国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 (02) :47-55
[3]   三峡地区地壳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J].
韩晓光 ;
李蓉川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01) :53-57
[4]   试论长江三峡地区的地壳运动与地震 [J].
周明礼 ;
荣建东 ;
周坤根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81, (04) :65-74
[5]  
震源物理[M]. 地震出版社 , 郭增建,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