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关系研究的概况与问题——以中日两国的学术专著为中心

被引:4
作者
刘建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战后中日关系; 实证研究; 国际政治结构; 国际政治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基本上在历史学领域中展开,但实证研究仍需进一步的努力。而日本学者注意到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采用,强调了国际政治结构对中日关系的制约,但在史学研究方面还有不断把新史料纳入视野、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等方面的发展空间。相信整体性的过程研究和实证经验理论总结将使我们能够有基础和有信心尝试建立一些规范的分析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对历史和思想演变的深层规律进行某种程度的哲学分析,即所谓理论的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125 +125-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一边倒”冷战体制下和平共处的限度: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J].
刘建平 .
国际论坛, 2000, (02) :40-48
[2]  
战后中日关系史.[M].田桓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新中国的原点.[M].刘建平著;.西苑出版社.1999,
[4]  
中日民间经济外交.[M].李恩民著;.人民出版社.1997,
[5]  
当代中日关系.[M].吴学文等著;.时事出版社.1995,
[6]  
毛泽东外交文选.[M].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7]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8]  
中日友好随想录.[M].孙平化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