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下计及用户侧互动的发电日前调度计划模型

被引:131
作者
刘小聪 [1 ]
王蓓蓓 [1 ]
李扬 [1 ]
姚建国 [2 ]
杨胜春 [2 ]
机构
[1] 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需求响应; 分时电价; 可中断负荷; 机组组合;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01.008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重要互动资源,在综合考虑供应侧和需求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需求响应纳入发电调度,建立智能电网下计及用户侧互动的发电调度模型。考虑了用户用电模式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意愿性,以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分时电价用户响应原理预测的负荷曲线为基础,考虑可中断备用与发电侧备用的协调优化,综合衡量各方利益,选取使发电成本最低的最优分时电价和最优可中断备用容量,并以此制定发电调度方案。IEEE 24节点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效降低了发电成本,证明了考虑用户侧互动下将发电侧和需求侧的资源进行综合规划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及实施机制 [J].
王蓓蓓 ;
李扬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 30 (12) :19-24
[2]   智能电网述评 [J].
余贻鑫 ;
栾文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4) :1-8
[3]   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需求侧管理展望与思考 [J].
王蓓蓓 ;
李扬 ;
高赐威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20) :17-22
[4]   需求响应视角下的智能电网 [J].
张钦 ;
王锡凡 ;
付敏 ;
王建学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49-55
[5]   峰谷分时电价用户响应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J].
罗运虎 ;
邢丽冬 ;
王勤 ;
金艳 ;
吴娜 ;
孙秀娟 ;
王传江 .
华东电力, 2009, 37 (01) :67-69
[6]   引入需求响应的电力市场运行研究及对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思考 [J].
张国新 ;
王蓓蓓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 (10) :28-33
[7]   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 [J].
张钦 ;
王锡凡 ;
王建学 ;
冯长有 ;
刘林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03) :97-106
[8]   需求侧两种可中断负荷与发电侧备用容量的协调 [J].
罗运虎 ;
吴旭文 ;
潘双来 ;
董尔令 ;
孙秀娟 ;
王传江 ;
吴娜 .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06) :66-70
[9]   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设计及电量分配优化模型 [J].
王绵斌 ;
谭忠富 ;
张蓉 ;
王成文 ;
于喜海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7, (08) :16-21
[10]   低电价与高赔偿2种可中断负荷的协调 [J].
罗运虎 ;
薛禹胜 ;
Gerard LED WICH ;
刘华伟 ;
胡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