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比较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学派
被引:28
作者
:
凯瑟琳·丝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凯瑟琳·丝莲
斯文·史泰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斯文·史泰默
张海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张海青
王庆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王庆兵
常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常征
欧阳景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欧阳景根
宋瑞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宋瑞芝
陈亚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陈亚腾
卓伯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西北大学
卓伯伸
机构
:
[1]
美国西北大学
[2]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政治科学系
来源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2003年
/ 05期
关键词
:
新制度主义;
比较政治学;
历史制度学派;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091 [世界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全面总结了新制度主义在比较政治学中的应用 ,即历史制度学派。文章首先讨论了历史制度学派是如何定义制度以及如何用它进行分析的 ,接着梳理了历史制度学派的基本特征和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最后讨论了历史制度学派研究的前沿问题 ,集中分析了制度的动力以及在政策形成与变化过程中制度变量与观念变量的互动两个问题。文章认为 ,历史制度学派的理论地位在于对中观层次的分析 ,其使用的中观变量把对政治经济发展的一般解释模型与随机因素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从而弥补了宏观理论与微观分析的缺陷。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