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高筱雅
[1
]
李玲
[2
]
王慧杰
[3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 解放军总后勤部天津干休所内科
来源: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P物质;
抑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卒中后抑郁(PSD)P物质(SP)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探讨PSD与SP的关系。方法从初次脑卒中后2-4周患者中选取卒中后抑郁(PSD)组46例和卒中后无抑郁组(对照组)45例,前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估,根据卒中24h后首次CT/MRI结果进行卒中病灶定位,检测血浆SP水平,分析神经功能评分、抑郁程度、卒中部位与血浆SP水平的关系。结果PSD组血浆SP水平[(58·47±14·39)mg/L]较对照组[(36·98±9·49)mg/L]高(P<0·001),前者NIHSS评分[(6·83±3·85)]高于后者[(5·04±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血浆SP水平与HAMD评分、NIHSS评分正相关(r=0·83,P<0·001;r=0·798,P<0·001);前部卒中组HAMD评分[(3·25±1·90)]、血浆SP水平[(38·45±12·23)mg/L]、NIHSS评分[(9·08±8·72)]较后部卒中组[(6·91±3·30)、(51·21±16·27)、(17·46±15·96)]高(P<0·05)。结论血浆SP水平增高与PSD有关,可能参与PSD的发生发展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09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