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20
作者
冼慧 [1 ]
唐启盛 [2 ]
赵晶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关键词
疏肝健脾; 肝郁脾虚; 抑郁症; 临床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选取符合轻、中度抑郁症及中医肝郁脾虚型证候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疏肝健脾法(口服逍遥散)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氟西汀胶囊,疗程均为6周。结果①按中医疗效指数评估临床疗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按HAMD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③治疗组在食欲下降、腹胀、入睡难、口干口苦及多梦等症状的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④应用逍遥散治疗,未见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56 / 8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变化 [J].
李艳彦 ;
谢鸣 ;
陈禹 ;
王洪海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04) :10-12+15
[2]   逍遥散对应激大鼠海马CA3区突触体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J].
徐志伟 ;
敖海清 ;
吴丽丽 ;
严灿 ;
王文竹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2) :102-103+106
[3]   抑郁症与脾脏之关系考释 [J].
彭计红 ;
梅晓云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3, (11) :1833-1840
[4]   抑郁症与中医肝脏关系探讨 [J].
韩毳 ;
李晓泓 .
山东中医杂志, 2001, (05) :32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