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及恢复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赵玉国 [1 ]
王新忠 [1 ]
吴沿友 [1 ]
曹元军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装备与智能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温胁迫; 水稻; 叶绿素荧光; 保护酶;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7.17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拔节期水稻(Oryza sativa L.)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水稻品种为镇稻6号。试验设1、3、5 d高温胁迫处理和高温胁迫处理5 d后恢复2 d处理,另设1个常温对照。一天中高温胁迫温度设定为:10:00,36℃;11:00,38℃;12:00,39℃;13:00,40℃;14:00,38℃;15:00,35℃。[结果]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绿素荧光主要参数F0变化不大;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1、3、5 d处理Fv/Fm明显降低,但高温胁迫3、5 d处理Fv/Fm相比高温胁迫1 d处理升高,高温胁迫处理5 d后恢复2 d处理Fv/Fm与常温对照差异不大。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1 d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明显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均逐渐降低,接近对照水平。[结论]夏季高温对水稻PSⅡ反应中心造成可逆性伤害,并在保护酶的作用下逐渐修复,适应性逐渐增强,常温恢复2 d后可接近正常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6487 / 16488+16625 +166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稻不同叶位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研究 [J].
孙骏威 ;
付贤树 ;
奚辉 ;
蔡冲 ;
王腾浩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3) :277-283
[2]   短时间亚高温处理及其恢复对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张洁 ;
李天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162-167
[3]   银杏同一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J].
贺立红 ;
贺立静 ;
顾群 ;
梁红 .
北方园艺, 2006, (06) :27-29
[4]   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 [J].
张桂莲 ;
陈立云 ;
张顺堂 ;
肖应辉 ;
贺治洲 ;
雷东阳 .
作物学报, 2006, (09) :1306-1310
[5]   高温对杂交水稻籽粒灌浆和剑叶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汤日圣 ;
郑建初 ;
陈留根 ;
张大栋 ;
金之庆 ;
童红玉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6) :657-662
[6]   高温胁迫对稻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及ABA和6-BA对其的调节 [J].
汤日圣 ;
张大栋 ;
童红玉 .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3) :145-149
[7]   温度对不同穗重型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J].
朱雪梅 ;
邵继荣 ;
杨文钰 ;
任正隆 .
核农学报, 2005, (04) :260-264
[8]   水稻热激反应的研究 Ⅲ.高温对水稻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J].
郑小林 ;
董任瑞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6) :13-16
[9]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 [J].
赵世杰 ;
许长成 ;
邹琦 ;
孟庆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3) :207-210
[10]   Heat stress induces an inhibition of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from phycobilisomes to photosystem II but not to photosystem I in a cyanobacterium Spirulina platensis [J].
Wen, XG ;
Gong, HM ;
Lu, CM .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5, 43 (04) :3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