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永霞
罗淑贞
陈健华
机构
[1] 东莞市人民医院
[2] 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东莞
[3] 广东东莞
关键词
剖宫产; 剖宫产率; 指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9.8 [剖腹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 :分析 1994年~ 2 0 0 3年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变化 ,以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 1994年~ 2 0 0 3年在我院分娩的 2 880 9例 ,其中剖宫产 115 6 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年~ 2 0 0 1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2年~ 2 0 0 3年稍有下降。难产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首位。 1994年~ 1998年瘢痕子宫位居第二 ,近 5a有下降趋势 ,而胎儿窘迫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逐年升高 ,至 2 0 0 1年已跃居第二位。臀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生儿病死率 1994年~ 1998年为 15 .71‰ ,1999年~ 2 0 0 3年为 14 .5 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 ,但随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 ,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临床分析 [J].
黄燕 ;
蒙玉刚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6) :867-867
[2]   剖宫产术的回顾与展望 [J].
边旭明 ;
朱逊 ;
郎景和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05) :51-52
[3]   新式剖宫产80例临床分析 [J].
季晓萍 ;
杭国红 ;
杨素琴 .
山西临床医药, 2000, (11) :871-872
[4]   胎儿监护的发展与现状 [J].
熊庆 ;
盖铭英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01) :6-9
[5]   足月臀位的分娩方式 [J].
孙瑜 .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6, (05) :304-304
[6]  
Long term effects of cesareen section Ectopic Pregnancies and plancental problems. Hemminki E,Meril 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1996
[7]  
The contribution of dystocia to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Macara L M,Murphy K W.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 1994
[8]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J].
傅莉 ;
崔满华 ;
陈军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07)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