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土壤-景观定量模型预测土壤属性空间分布及制图

被引:30
作者
孙孝林 [1 ,2 ]
赵玉国 [1 ]
赵量 [1 ,3 ]
李德成 [1 ]
张甘霖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壤-景观定量模型; 土壤制图; 土体厚度; 表层有机质含量;
D O I
10.13758/j.cnki.tr.2008.05.013
中图分类号
S159 [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土壤-景观定量模型为基础的土壤制图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在皖南宣城的丘陵地带内选择研究区,从该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中获取景观信息:地形因子,定量地分析了土壤属性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基于该关系的线性土壤-景观定量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来预测土壤属性在空间上的分布并制图。结果表明:土体厚度和表层有机质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性;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能解释土体厚度、表层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的32.2%和35.3%;依据该模型预测的土体厚度和表层有机质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并能制图表达土壤属性在空间上的自然连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37 / 8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地理学.[M].张凤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朱静 ;
黄标 ;
孙维侠 ;
杨荣清 ;
邹忠 ;
丁峰 ;
苏健平 ;
黄耀 ;
金洋 ;
毕葵森 .
土壤, 2006, (02) :158-165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 [J].
连纲 ;
郭旭东 ;
傅伯杰 ;
虎陈霞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112-122+142
[4]   基于GIS、模糊逻辑和专家知识的土壤制图及其在中国应用前景 [J].
朱阿兴 ;
李宝林 ;
杨琳 ;
裴韬 ;
秦承志 ;
张甘霖 ;
蔡强国 ;
周成虎 .
土壤学报, 2005, (05) :142-149
[5]   地形指数的物理意义分析 [J].
邓慧平 ;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03-110
[6]   基于等高线和高程点建立DEM的精度评价方法探讨 [J].
唐新明 ;
林宗坚 ;
吴岚 .
遥感信息, 1999, (03) :7-10
[7]  
The effects of DEM resolution and neighborhood size on digital soil survey.[J].Michael P. Smith;A-Xing Zhu;James E. Burt;Cynthia Stiles.Geoderma.2006, 1
[8]  
Soil–landscape modeling across a physiographic region: Topographic patterns and model transportability.[J].James A. Thompson;Eugenia M. Pena-Yewtukhiw;John H. Grove.Geoderma.2006, 1
[9]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resolution: effects on terrain attribute calculation and quantitative soil-landscape modeling.[J].James A. Thompson;Jay C. Bell;Charles A. Butler.Geoderma.2001, 1
[10]  
Improving soil hydromorphy prediction according to DEM resolution and available pedological data.[J].Vincent Chaplot;Christian Walter;Pierre Curmi.Geoderma.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