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19
作者
杨华
张文正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成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优质油源岩; 晚三叠世; 有机质分子; 碳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2.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长7期发育了一套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其有机质含量是延长组生油岩中最高的,这套油源岩分布面积达5×104km2,单层厚度一般为5~25m,累计厚度大都在10~50m之间,最厚可达80m以上。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表明,长7段优质油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盐度不高、水体分层不明显、还原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以贫13C的湖生低等生物———藻类为主,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型,有机质丰度很高,残余有机碳含量一般为6%~14%,最高可达30%以上。并且有机质已达到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油源岩相对较低的S1+S2含量、沥青“A”含量、饱/芳比值,说明其经过了强烈的排烃作用。这套优质油源岩的厘定对于在这一地区进一步开展石油勘探和深化认识低渗透储层的油藏成藏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M].张林晔;张春荣著;.地质出版社.1999,
[2]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M].《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评价》编委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3]   塔里木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初步应用:热解、甲基化-热解和RICO研究 [J].
贾望鲁 ;
彭平安 .
地球化学, 2004, (02) :139-146
[4]   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沉积学报, 2003, (03) :506-512
[5]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 [J].
张林晔 ;
孔祥星 ;
张春荣 ;
周文 ;
徐兴友 ;
李政 .
地球化学, 2003, (01) :35-42
[6]   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有效烃源层——Ⅰ.有机质性质、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 [J].
张水昌 ;
张保民 ;
王飞宇 ;
梁狄刚 ;
何忠华 ;
赵孟军 ;
边立曾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3) :39-46
[7]   烃源岩残留沥青中正构烷烃分子的碳同位素研究 [J].
张文正 ;
昝川莉 .
沉积学报, 1997, (02) :212-2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