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32P后标记法测DNA加合物
被引:4
作者:
刘淑芬
蒋湘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来源:
关键词:
32P后标记法;
DNA加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7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32P后标记方法测DNA-致癌物的加合物(in vitro,in vivo,in human样品)过程是用小球菌核酸酶和脾核酸酶将DNA及加合物酶解成2’-脱氧核苷3’-单磷酸(3’-dNmP+3’-dxmP),以它为底物,用T4多核苷酸激酶催化,使γ32P ATP的放射32P转移反应到底物上,形成2’-脱氧核苷3’5’-二磷酸(3’5’dNDP+3’5’dxDP),用ODS-TLC和PEI-TLC结合将标记过的二磷酸分离分辨,用自显影制成加合物的指纹图.液闪计数法计算出加合物浓度,灵敏度可达1加合物/1010正常核酸.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