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太湖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被引:11
作者:
刘国卿
[1
]
张干
[1
]
金章东
[2
]
李向东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太湖;
多环芳烃;
沉积记录;
人类活动;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6.018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测定太湖上、下2个典型湖湾(梅梁湾和东山胥口湾)沉积钻孔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和含量特征,结合210Pb定年,重建了该地区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研究发现,梅梁湾沉积物PAHs污染年代早并重于胥口湾,但两地PAHs污染类型基本相似.在剖面深度0~28cm范围内,梅梁湾和胥口湾多环芳烃的沉积通量范围分别为40~320ng·cm-2·a-1和13~150ng·cm-2·a-1.自上世纪40年代起,梅梁湾沉积物中的PAHs通量呈不断上升之势,近25年来增加更为迅速,可能源于太湖北部湖区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胥口湾的PAHs污染只在1990年之后才开始加重,并呈急剧增加之势态.太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为热(燃烧)成因来源,沉积物中高环PAHs的比例呈递增趋势,流域内能源消耗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是其主导因素.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很好的反映了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水环境污染状况之间的关系,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
引用
收藏
页码:981 / 98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