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大黄发根培养物中蒽醌化合物的产生

被引:10
作者
常振战
沈昕
果德安
鲁宽科
王沙生
郑俊华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实验中心
关键词
大黄/化学,共生,蒽醌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1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索用发根培养法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的途径。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9402所含Ri质粒遗传转化药用植物天山大黄以诱导发根用纸电泳法检测发根中冠瘿碱的存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根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 8 甲醚等游离蒽醌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诱导出了天山大黄发根,并建立了发根离体培养系;从发根中检测到甘露碱、农杆碱的存在;定量分析发现,天山大黄发根中含有多种蒽醌类成分,其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8 甲醚的含量分别高于原植物根中的含量。结论:天山大黄发根能产生与原植物药用部位种类相似的化学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含大黄的中成药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多组分定性定量研究 [J].
洪筱坤,王智华,李琴韵,张勤 .
中成药, 1996, (04) :38-39+54
[2]   Ri质粒转化的青蒿发根培养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J].
蔡国琴 ;
李国珍 ;
叶和春 ;
李国凤 .
生物工程学报, 1995, (04) :315-320+408
[3]   丹参毛状根培养的建立和丹参酮的产生 [J].
张荫麟 ;
宋经元 ;
吕桂兰 ;
刘惠灵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5) :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