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邵景安 [1 ]
李阳兵 [2 ]
魏朝富 [3 ]
谢德体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环境分异; 驱动因素; 岩溶地区;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借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框架,辨识影响景观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岩溶区景观分布不均匀,少数几类控制着整体景观。嵌块体几何形状较复杂,被分割程度较低,破碎化现象不明显,空间异质化程度低。各亚区景观多样性,均处于最大值2.81的中间段,有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类型起支配地位。人工干扰程度和丰富度依I、II和III区地势降低的态势而增加,异质化程度、不均匀性和优势度则呈相反趋势。分维数差异不明显,形状指数变幅较大,不同区景观嵌块体几何形状较复杂且差异悬殊。森林景观嵌块体密度和分离度按I、II和III区的顺序依次增加,耕地、园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则分别依次减少。边界密度除了III区水域为63.03外,其余都在1.82 ̄9.14之间。景观整体特征I和II区相似,而与III区存在显著差异。内地质作用在大的环境背景下控制着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基本框架,外营动力在较短时空尺度上决定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纵深态势。研究可为区域岩溶景观格局调控、景观规划和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为岩溶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积累数据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132 +1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关系 [J].
李阳兵 ;
白晓永 ;
周国富 ;
兰安军 ;
龙健 ;
安裕伦 ;
梅再美 .
地理学报, 2006, (06) :624-632
[2]   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 [J].
陈利顶 ;
吕一河 ;
傅伯杰 ;
卫伟 .
生态学报, 2006, (03) :663-670
[3]   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研究 [J].
李阳兵 ;
白晓永 ;
邱兴春 ;
周国富 ;
兰安军 ;
周绪 ;
熊康宁 .
资源科学, 2006, (02) :67-73
[4]   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容丽 .
生态学杂志, 2004, (06) :84-88
[5]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土壤学报, 2004, (02) :196-202
[6]   渝东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 [J].
王连庆 ;
乔子江 ;
郑达兴 .
地质力学学报, 2003, (01) :78-84
[7]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 [J].
关文彬 ;
谢春华 ;
马克明 ;
牛健植 ;
赵玉涛 ;
汪西林 .
生态学报, 2003, (01) :64-73
[8]  
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s in Georgia, USA[J] . Monica Goigel Turner,C. Lynn Ruscher.Landscape Ecology . 198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