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叠纪海龙类化石一新材料(英文)

被引:15
作者
刘俊
奥利维尔·瑞柏尔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2] 美国田野博物馆!芝加哥IL—
关键词
贵州关岭; 晚三叠世; 法郎组瓦窑段; 海龙目; 新铺龙;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2001.02.001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记述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法郎组瓦窑段新的海龙标本:一个基本完整的侧向挤压头骨及下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编号V 11860)。根据图版,它与尹恭正等(2000)建立并归入鱼龙目Cymbospondylidae科的孙氏“新铺鱼龙”(Xinpusaurus suni)极为相似。但是由于从文章中得不到头部关键性状的描述,并且本文第一作者到贵阳也不被允许观察标本,目前只有依据与正模图版的对比将V11860标本暂定为孙氏新铺龙相似种(Xinpusaurus cf. X suni)。由于系统分类位置的改变,建议将该属的中文名称由“新铺鱼龙”改为新铺龙。 迄今为止,在所有海龙类头骨中此标本提供了最多可以观察到的性状,包括脑颅侧面的特征。这是一类小型的海龙,吻部中等长度,微微向腹面倾斜;上颌骨前端背向弯曲,此处牙齿扩大且向前平伏;头骨前部的牙齿(前颌骨、上颌骨前部、齿骨)圆锥形,较突出,而靠后部的牙齿可能较圆钝(保存不完整);前颌骨与上颌骨牙齿间无明显间隙;犁骨和翼骨具齿;下颌细长,齿骨联合部窄。长的齿骨大约占下颌长度的2/3。 基于18个性状进行了初步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新铺龙与北美的Nectosaurus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157 +1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贵州关岭上三叠统的楯齿龙类化石 [J].
李淳 .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0, (04) :314-317+348
[2]   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 [J].
尹恭正 ;
周修高 ;
曹泽田 ;
喻羑艺 ;
罗永明 .
地质地球化学, 2000, (03) :1-23+97
[3]  
Sauropterygian from Triassic of Guizhou,China[J]. LIU Jun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44,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