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影响超甜玉米子粒种皮厚度因子的关联分析
被引:21
作者
:
禹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禹玉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俊
王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王子明
张旭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张旭林
刘远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刘远星
古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古汉明
王鸿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王鸿昌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广东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站
[3]
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
[4]
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 广东广州
[5]
广东广州
[6]
广东东莞
来源
:
玉米科学
|
2003年
/ 02期
基金
: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
超甜玉米;
种皮厚度;
农艺性状;
关联分析;
D O I
: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3.02.005
中图分类号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近年参加广东省超甜玉米区域试验的8个超甜玉米组合乳熟期鲜穗子粒种皮厚度与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粒种皮厚度与其他10个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排序为穗行数>行粒数>株高>单苞鲜重>穗粗>穗位高度>穗长>单穗鲜粒重>单穗净重>可溶性多糖含量。这说明穗行数对子粒种皮厚度影响最大;行粒数和株高以及单苞鲜重对子粒种皮厚度影响次之;而可溶性多糖含量对子粒种皮厚度影响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作物灰色育种学[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郭瑞林著, 1995
←
1
→
共 1 条
[1]
作物灰色育种学[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郭瑞林著, 199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