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兰坪盆地金顶超大型矿床有机岩相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23
作者
薛春纪 [1 ]
高永宝 [2 ]
曾荣 [2 ]
CHIGuoXiang [3 ]
QINGHaiRuo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3] DepartmentofGeologyUniversityofRegina,SaskatchewanSSA,Canada
关键词
有机岩相学; 有机地球化学; 成藏与成矿; 金顶超大型矿床; 兰坪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兰坪金顶矿床是世界上形成时代最新且唯一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铅锌矿床,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铅锌矿床,有机物质在金属成矿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受人关注。矿石及矿化岩石中产有包括干酪根、轻油、烃类气、重油、沥青及方解石中石油、甲烷包裹体等多种形式、产状和成熟度的有机物质,油气显示突出,古油气藏遗迹明显,是金顶古油气藏在铅锌成矿过程中热成熟、裂解和被改造、破坏不同阶段的产物。有机物质的氯仿沥青"A"变化大(72×10-6~395415.42×10-6)。"A"的族组分中,总烃(58.47%)大于"非烃+沥青烯"(41.53%),饱和烃/芳香烃比值大于1,具Ⅰ型有机母质特征。有机转化率(A/C=0.5%~7.2%)较矿床外围岩石低,有机热成熟度高。矿石及矿化岩石中有机质的饱和烃包括正构烷烃、Pr、Ph和iC18等化合物,碳数分布介于C10~C34之间,C21+22/C28+29=0.78~3.582,Pr/C17=0.25~0.646,Ph/C18=0.39~1.57,有机母质为海相菌藻类。有机质中检测出萘、菲、三芳甾烷、联苯、荧蒽等芳香烃类化合物,菲系列化合物最为明显,MPI1 =0.215~0.434,MPI2=0.252~0.588,菌藻等有机母质发育在高盐度还原沉积环境,烃源岩主要是三叠系残留海相碳质泥岩和泥灰岩。伴随金顶局部穹隆过程,很可能在金顶穹隆中形成油气藏,它是矿区铅锌快速大规模集中成矿的重要还原剂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889 / 29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倍半萜类分布和组成与低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研究 [J].
汪立群 ;
包建平 ;
马达德 ;
党玉琪 ;
朱翠山 ;
朱俊章 ;
陈琰 .
地球化学, 2005, (02) :173-179
[2]   金顶铅锌矿床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探讨 [J].
付修根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 (03) :184-189
[3]   金顶铅锌矿区中原油地化特征及其意义 [J].
常象春 ;
张金亮 .
特种油气藏, 2003, (05) :15-19+108
[4]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J].
朱弟成 ;
朱利东 ;
林丽 ;
熊永柱 ;
庞艳春 ;
付修根 .
地球科学, 2003, (02) :201-208
[5]   金顶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J].
薛春纪 ;
陈毓川 ;
杨建民 ;
王登红 ;
杨伟光 ;
杨清标 .
矿床地质, 2002, (03) :270-277+245
[6]   滇西北兰坪铅锌银铜矿田含烃富CO2成矿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J].
薛春纪 ;
陈毓川 ;
杨建民 ;
王登红 ;
徐珏 .
地质学报, 2002, (02) :244-253
[7]   联苯系列化合物与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制 [J].
夏燕青 ;
王春江 ;
孟仟祥 ;
王红勇 ;
杜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3) :257-262
[8]   不同沉积环境湖相低熟原油的芳烃分布特征 [J].
孟仟祥 ;
张松林 ;
崔明中 ;
李振西 ;
王有孝 ;
范璞 .
沉积学报, 1999, (01) :112-120
[9]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J].
谢树成 ;
殷鸿福 ;
王红梅 ;
周修高 ;
傅家谟 ;
盛国英 ;
张惠之 .
科学通报, 1997, (12) :1312-1315
[10]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REE地球化学研究 [J].
王京彬 ;
李朝阳 .
地球化学, 1991, (04) :35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