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9
作者
洪功翔 [1 ]
张兰婷 [1 ]
李伟军 [1 ,2 ]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性; GMM模型;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4.04.03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集聚指数进行测度,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的TFP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银行业集聚对TFP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对TFP增长效应存在消极作用,其中,以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集聚促进TFP增长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马丁·沃尔夫:中国改革攻坚之战[J]. 财经界. 2012(05)
[2]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孙晶 ;
李涵硕 .
经济学家, 2012, (03) :80-86
[3]   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黄英君 ;
陈晔婷 .
保险研究, 2012, (01) :36-41
[4]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李林 ;
丁艺 ;
刘志华 .
金融研究, 2011, (05) :113-123
[5]   保险发展、金融协同和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吴洪 ;
赵桂芹 .
经济科学, 2010, (03) :61-72
[6]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4-15
[7]   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97~2007年 [J].
吴祥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6) :99-114
[8]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9]   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 [J].
刘军 ;
黄解宇 ;
曹利军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2-153
[10]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岳书敬 ;
刘朝明 .
经济研究, 2006, (04) :90-9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