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能够解释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吗?——基于CHIP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94
作者
赵西亮 [1 ]
梁文泉 [2 ]
李实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房价; 居民储蓄率; CHIP;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4.01.007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不能解释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上升,相反,各产权类型的居民储蓄率与房价上涨之间具有负向关系。对于租房家庭,房价上涨显著降低其储蓄率,没有发现"为购房而储蓄"的现实动机。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储蓄率,而不会影响仅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储蓄率。商品房家庭储蓄率对房价变动的反应更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10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 [J].
陈彦斌 ;
邱哲圣 .
经济研究, 2011, 46 (10) :25-38
[2]   早年的饥荒经历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吗?——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新解释 [J].
程令国 ;
张晔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119-132
[3]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检验 [J].
李燕桥 ;
臧旭恒 .
经济学动态, 2011, (05) :31-36
[4]   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 [J].
金烨 ;
李宏彬 ;
吴斌珍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887-912
[5]   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 [J].
董丽霞 ;
赵文哲 .
金融研究, 2011, (03) :1-14
[6]   中国城市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 [J].
周绍杰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112-122
[7]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石阳 ;
王满仓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3) :96-106
[8]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 [J].
汪伟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9-52
[9]   中国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一个基于组群的实证研究 [J].
周绍杰 ;
张俊森 ;
李宏彬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197-1220
[10]   财富积累、习惯、偏好改变、不确定性与家庭消费决策 [J].
雷钦礼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102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