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后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郭兴启
竺晓平
张杰道
郭延奎
不详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泰安
[4] 泰安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 叶片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病理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利用透射电镜对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山东分离物 (MDMV SD)的不同抗性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与健康植株相比 ,无论是在抗病品种鲁玉 16还是在感病的自交系鲁原 92细胞中 ,MDMV SD与玉米植株之间的互作都可以导致寄主发生明显的细胞病理学变化。但是 ,在抗病和感病植株中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抗病植株细胞中 ,虽然叶绿体、线粒体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损伤较轻 ,但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数量明显增多 ,细胞质中有风轮体、束状体和片层聚集体 3种内含体 ,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病毒粒子相对较少 ,胞间连丝数量少或几乎观察不到 ,未观察到细胞膜结构增生现象 ;在感病植株细胞中 ,叶绿体、线粒体损伤严重 ,叶绿体的类囊体肿胀 ,外膜破裂 ,细胞质内病毒粒子相对较多 ,并含有 4种内含体 ,即风轮体、束状体、片层聚集体和高电子密度体 ,细胞壁上的胞间连丝数量明显增多 ,受侵染细胞大量产生多泡体 ,增生的细胞膜常常聚集并同心排列成髓鞘状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157 +157-1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矮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J].
蒋军喜 ;
李桂新 ;
周雪平 .
微生物学通报, 2002, (05) :77-81
[2]   玉米矮花叶病毒北京分离物复制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J].
陈红运 ;
范在丰 ;
邓丛良 ;
李怀方 .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01) :33-35+42
[3]   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北京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J].
范在丰 ;
陈红运 ;
李怀方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01) :12-12
[4]   玉米矮花叶病毒山东和北京两分离物的比较鉴定 [J].
李向东 ;
李怀方 ;
范在丰 ;
郭兴启 ;
竺晓平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39-243
[5]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J].
李向东 ;
李怀方 ;
范在丰 ;
裘维蕃 .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03) :217-221
[6]   不同CMV分离物侵染寄主的超微结构变化 [J].
洪健 ;
陈集双 ;
李德葆 .
中国病毒学, 2000, (01) :67-73
[7]   受番茄花叶病毒侵染后寄主的超微病变研究 [J].
洪健 ;
薛朝阳 ;
徐颖 ;
周雪平 ;
李德葆 .
植物学报, 1999, (12) :1259-1263+1353
[8]   不同抗性的榨菜在芜菁花叶病毒感染后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J].
徐均焕,李德葆,盛方镜,方月鲜 .
中国病毒学, 1996, (01)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