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祁连山区冰沟流域积雪分布特征及其属性观测分析
被引:31
作者:
郝晓华
[1
]
王建
[1
]
车涛
[1
]
张璞
[1
,2
]
梁继
[1
]
李弘毅
[1
]
李哲
[1
]
白云洁
[1
]
白艳芬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冰沟流域;
积雪分布特征;
积雪属性;
Snow Fork;
积雪等效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祁连山冰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在流域内布设花杆观测积雪深度,调查了山区积雪分布情况;利用雪特性分析仪测量了区内积雪密度、介电常数、液态水含量等积雪参数,光谱仪测量了不同类型积雪的光谱特征,手持反照率测量计观测积雪表面反照率,带刻度手持放大镜测量积雪粒径,红外温度计和针式温度计测量雪层的温度和实地测量积雪属性.同时,在研究区内选择加强观测区挖雪坑,对雪层内部属性和雪剖面分层特性作了进一步研究,计算了流域内积雪等效密度;最后对试验中所使用的野外实测积雪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山区积雪分布很不均匀,在阴坡山谷雪深最深,阳坡雪积累最少,即使在同一样区,积雪分布也不均匀;研究区的积雪属于潮雪,体积含水量在3%以下;不同粒径、类型和表面粗糙度的积雪反射率不同,验证了积雪光谱是雪颗粒、污染物和地面粗糙度的函数;积雪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升高逐步降低,在没有新降雪的情况下,日反照率也逐渐降低;雪分层比较明显,雪下冰晶层发育良好.当深度达到20 cm时,积雪具有保温作用;冰沟流域的积雪等效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不大,经计算为0.16 g.cm-3.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92
页数:9
相关论文